尚可:文理融通,才能书写出大写的人生
视频 | 尚可:文理融通,才能书写出大写的人生

尚可:文理融通,才能书写出大写的人生

尚可:杭高是一所“大学校” 每一处都有历史和故事

杭州高级中学是一所老学校,从1899年成立开始,它走出了无数的名家大师和各界的精英,许多对中国近现代产生过深刻影响的历史人物,像鲁迅、李叔同、陈望道、沈钧儒、陈叔通、夏丏尊、马叙伦……这里还走出了51位两院院士,还有许多革命的仁人志士。因此,杭州高级中学也是浙江新文化运动的中心,是浙江革命的发源地之一,它每一步都有历史、每一处都有故事。

在杭高大门口进去,有一条有600多年历史的甬道,这条甬道是明朝时候是浙江贡院,这条甬道走过了无数的名家大师、无数的英才人物,一代代的杭高人从杭高的大门走向了甬道,跟随着前辈的足迹,走进杭高。

尚可介绍,杭高还有一个独有的特点,就是它不仅是一所高中还是一所“大学校”。“大学校”并不是指它规模有多大,更多的是说它办学的一种胸襟和境界。学校坚持不媚俗、不求功利、追求理想、坚守规律,同时对学生要求全面发展、全能发展、持续发展的办学大理想、大目标,这是杭高所独有的。

尚可:学校不仅是读书的地方,更是寻找伙伴共同成长的地方

对于学生来说,学校里满载青春和回忆。在杭高,高一学生入学时,老师都会写寄语送给学生。尚可介绍,在杭高有一个开学礼,为了丰富活动的形式和内涵,把更多的效益发挥出来,我们就让全体老师给每一位新高一的学生写寄语,有的学生非常看重,若是觉得不满意,还会要求专门再写。在这个过程中,老师和学生之间就架起沟通的桥梁,就结上了“对子”。

他还表示,除了老师和学生“结对子”,也鼓励学生和学生结对。因为高一的学生一进校园他首先要适应、容纳,熟悉这个校园,非常重要的是结识一些新的朋友,找到一种新的感觉。这些源于一个基本理念:学校不仅是读书的地方,还是学生寻找志同道合的伙伴、共同成长的地方。

尚可:文理融通,才能写出大写的人生

与尚可熟悉的人常说:“尚老师是数学老师里语文功底最好的老师”。在谈及个人时,尚可表示,我是把文理融通,作为自己的一种追求,现在杭高也一直在提倡这种育人理念。

对于如何理解文理融通,尚可认为,人文解决的是人的灵魂,解决的是生命的意义,人文可以扩大生命的内涵,撑起灵魂的天空。而理科解决的是面对世界观察和研究的一种方法论。这两者缺一不可。再打个比方,这就像人字的一撇一捺,一撇代表着人文,一捺呢,可以作为刚性的理科,所以一定是文理融通,才能撑起这样一个大写的人,才能够书学出大写的人生。

那么如何文理通融,在语文教育上杭州高级中学又有哪些独特之处。“希望在科学的天空中也飘扬人文的色彩,在人文的沃土上去培养科学人才。”尚可表示,我们的语文教学特别有特点,我们现在语文教学的必修课程是杭高自编的课程,已经用了三届。我们把原来国家的语文课程,作为学生辅助教材,我们再综合各种版本,加进杭高的元素,杭高校友的文章,乃至于八股文等等。

尚可:杭高的教育是“三宽、四自”

“教育要符合规律,不能够硬性的灌输,要触动和唤醒,唤醒了以后,才会主动接纳和认同,这才是精神的转换过程。”尚可说。

对于杭高的教育理念,尚可曾提出“三宽、四自”。何为“三宽、四自”?三宽,即宽广、宽容、宽松,四自则是:自觉、自律、自主、自强的能力。他讲述了一百多年前李叔同在杭高任教时发生的一件事情:当时一位学生一件毛衣不见了,毫无疑问是某个学生拿走了,李叔同坚持以情感人,以爱来化人,通过绝食的形式,等待学生主动归还毛衣,最终,毛衣归还了。他还收到一封信,包含着当事人的道歉和感谢。如今,李叔同的故事依旧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杭高人,它的温度没有降低,光辉也没有暗淡,依然为今天所传诵。

尚可表示,我们需要站在学生成长的高度,以一种宽阔的胸怀,宽容的态度,给大家创造一种宽松的氛围,这就帮助学生形成自觉、自律、自主、自强的能力。经常有大学老师讲,杭高的学生后劲很足,杭高学生弹性很足,原因就在此。

“我们希望能够创造一种适合学生成长的一种教育,成为培育精英的卓越学校。希望培养成这样的杭高人:善良、丰富、理性、高贵。”尚可说。

  • 尚可校长说:“善良是道德底线,也是一种悲天悯人的博爱情怀;丰富,要有丰富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,中学生要有全面发展的课程。”

  • 杭高是一所历史悠久、名人辈出的学府,像鲁迅、李叔同、陈望道、沈钧儒、陈叔通、夏丏尊、马叙伦,都将这里作为一个人生的驿站。

  • 尚可表示,我们需要站在学生成长的高度,以一种宽阔的胸怀,宽容的态度,给大家创造一种宽松的氛围,这就帮助学生形成自觉、自律、自主、自强的能力。

  • “我们希望能够创造一种适合学生成长的一种教育,成为培育精英的卓越学校。希望培养成这样的杭高人:善良、丰富、理性、高贵。”尚可说。

尚可:百年名校也要与时俱进

新华网杭州4月6日电(宋珏) 在杭州,杭高很有名,是众人眼中的百年名校,名家大师辈出,业界精英荟萃,鲁迅、李叔同、陈望道、沈钧儒、陈叔通、夏丏尊、马叙伦,都将这里作为人生的一个驿站。

2010年7月,尚可成为杭州高级中学的校长,作为 “当家人”,尚可享有殊荣,也肩负如何让这艘大船继续领航之重责。这位富有浪漫情怀和严谨思维的的校长,以“人文引导、文理融通”理念,带领新一代杭高人用自己的智慧和努力续写属于杭高的传奇。

成长是不断试错的过程

人们常说,校长是一所学校的灵魂。事实上,杭高从2012年前后开始践行的“三宽四自”办学模式,就是尚可校长教育理念的最好体现。

“三宽”是指宽厚、宽容、宽松。尚校长说,学生是不断的在试错中成长的。人非圣贤,孰能无过,但要实现“君子不贰过”,就要靠教育发挥作用了。春风化雨,润物无声。在尚可看来,教育就需要有宽厚的胸怀、宽容的态度、宽松的氛围。

“四自”,一是自觉,二是自律,三是自主,四是自强。对杭高学子来说,“四自”激发了他们的自主创新和自主发展,促进学生在共同基础上的个性发展、卓越发展。

坚守教育情怀 延续百年名校的“老”和“大”

在许多人眼中,杭州高级中学是一所低调的名校,在尚校长看来,杭高这所百年学府,具有“老”和“大”两个特点。

尚校长说,杭高是一所历史悠久、名人辈出的学府,从1899年成立开始,走出了无数的名家大师和各界的精英,许多对中国近现代产生过深刻影响的历史人物,像鲁迅、李叔同、陈望道、沈钧儒、陈叔通、夏丏尊、马叙伦,都将这里作为一个人生的驿站。杭高是院士成长的摇篮,已走出了51位院士。这里还有像俞秀松、施存统许多革命的仁人志士。所以杭高的每一步都有历史、每一处都有故事。

杭高还是一所大学校,这个“大”,代表的是大气开放、兼容并包的办学胸襟。拒绝媚俗、不求功利、追求理想、坚守规律,让学生全面发展、全能发展、持续发展,这种办学的大理想、大目标,同时也是一种大境界,是杭高所独有的一种传统。

与时俱进 在弘扬传统的基础上创新发展

初来杭高时,尚可校长面临着巨大的挑战。他觉得杭高既需要对百余年的历史文化沉淀做出梳理总结,又需要解决传统的弘扬和现代的与时俱进如何呼应的问题,眼前的生存发展和心中追求的教育理想该如何平衡。为此,杭高在办学理念等方面做了很多的梳理,还特地发起了一场关于“杭高人核心品质”的大讨论,最终,主题词被概括总结为这四个词:善良、丰富、理性、高贵,这八个字也受到了老师和学生的一致认可。

尚可校长解释说:“善良是道德底线,也是一种悲天悯人的博爱情怀;丰富,要有丰富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,中学生要有全面发展的课程;理性,其精髓是独立思考,要有理性的分析思考和判断,不能人云亦云;高贵,则是指灵魂和人格的高贵。”

做守正求新的教育者 育创造未来的卓越人

说起杭高未来的愿景,尚校长则表示,在他眼里,学校不仅仅是学生读书的地方,学校应该是创造条件,让学生寻找到志同道合的伙伴,从而共同成长的地方。从这个角度出发,他的教育理念,其实可以用两句话来概括:做守正求新的教育者,育创造未来的卓越人。

尚可认为,作为有着悠久历史和深厚底蕴的百年名校,杭高要致力于培养引领未来的精英、领袖,这是一所名校应尽的历史使命和崇高的责任感。他期待每位杭高人都能在杭高人文精神的引领下做到文理融通,做一个善良、丰富、理性、高贵的杭高人。(完)

杭州市教育局 | 新华访谈室 | 新华网浙江频道 | 浙江电视台新闻频道

联合出品
010070070010000000000000011200000000000000